摘要:淮安茶馓,是淮扬菜中的一道名点,它又叫“细环饼’,是用上白精面,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,再一圈一圈地绕在手掌上,做成四寸多长、一寸多宽的套环,环环相连,呈梳状、菊花形等网状图案,之后放入麻油锅中泡炸而成,以此做出的茶馓质地酥脆,而且味道香美。...
淮安茶馓,是淮扬菜中的一道名点,它又叫“细环饼’,是用上白精面,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,再一圈一圈地绕在手掌上,做成四寸多长、一寸多宽的套环,环环相连,呈梳状、菊花形等网状图案,之后放入麻油锅中泡炸而成,以此做出的茶馓质地酥脆,而且味道香美。相传淮安茶馓在清朝晚期就生产了,清咸丰五年(1885年),镇淮楼旁的茶馓名师岳文广,改进了茶馓制法,制作出文明中外的鼓楼茶馓,亦称岳家茶馓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,参加江苏省物品展览会,获得奖励。1930年又参加国际巴拿马比赛会,获得银质奖章,也在北京食品会上获得过优质奖。茶馓具有味香浓郁、生津开胃、细如麻线、松脆易散、透酥爽口的特点。茶馓的花色品种繁多,可制成梳子形、菊花形、扇子形、荷花形、宝塔形等造型。因茶馓含油量较大,故不宜久存,最好现制现吃。
【淮安茶馓的做法】
原料:上等面粉2500克 芝麻油5000克 精盐(或白糖)适量
做法:
1.面粉放入面缸内,根据不同季节加入清水(每500克面粉,春秋季用温水450克,冬季用温水500克,夏季用凉水350克)和精盐(或白糖),拌匀揉成团,并反复揣揉3次,接着用湿布盖好饧约30分钟,再将饧好的面团搓成粗条,盘入一个抹有芝麻油的缸内,每盘一层,淋上一些芝麻油,饧约1小时后,取出面条,搓成毛笔杆粗细的条,依法再盘入缸内。
2.炒锅上火,放入芝麻油烧至八成热,将缸内的面条绕在左手上(约十圈),接着用右手绷开约25厘米长,再插入两根长竹筷,然后双手各执1根竹筷,将面条绷至约30厘米长时,下入油锅,手拿着在油锅中摆动几下后,迅速将两根筷子交错着叠在一起,使面条错叠成扇形,最后抽出筷子,炸至色呈金黄,捞出沥油即成。
【淮安茶馓的特点】
淮安茶馓是淮安特有的淮扬面点之一,又称麻油茶馓,用上等白精麦面,搓出象麻线一样的细面丝制成梳状、菊花形等网状图案,放入麻油锅中炸制而成,细如线、色如金、味香酥,具有方便即食、老少皆宜的特点。制作技艺在淮安已有100多年历史,清代咸丰年间淮安姓岳的人家做的茶馓,曾被列为贡品。曾获得清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铜质奖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。2010年,获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,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为陈仿足、岳云飞。